气象科普馆怎么设计?沉浸式设计+全龄互动,孩子秒懂天气奥秘!
防灾减灾战略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气象科普馆已成为气象知识传播、灾害防御技能普及的核心载体。数据显示,我国气象类科普场馆年接待量超 6000 万人次,其中亲子家庭占比 52%、乡村群众占 28%,但行业普遍面临三重困境:68% 的场馆仍以 “图文
防灾减灾战略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气象科普馆已成为气象知识传播、灾害防御技能普及的核心载体。数据显示,我国气象类科普场馆年接待量超 6000 万人次,其中亲子家庭占比 52%、乡村群众占 28%,但行业普遍面临三重困境:68% 的场馆仍以 “图文
气象科普馆作为气象科学传播的核心载体,正面临 “展示同质化、体验浅层化、转化低效化” 的发展瓶颈。我国已建成各类气象科普场馆超 800 座,但行业调研显示,68% 的场馆仍沿用 “展板 + 模型 + 影像” 的传统模式,公众对气象灾害预警逻辑的认知率不足 22
气象科普馆作为传递大气科学知识、培育防灾减灾意识的核心阵地,在科普强国战略中占据关键地位。数据显示,我国气象类科普场馆年接待量已突破 1.2 亿人次,其中青少年群体占比 51%、亲子家庭占比 38%,成为公众亲近气象科学的主要窗口。然而行业调研揭示,68% 的
该气象科普馆设有仿真雷电、风力发电机、看云识天气、模拟龙卷风、科普影院等丰富多样的气象科普体验区域,并依托地面观测场设置了气象台站参观区域,构建起“理论认知-互动体验-实地观测-科技实践”一体化的气象科普体系。
9月5日,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奎聚街道文山社区气象科普馆揭牌。该气象科普馆设有仿真雷电、风力发电机、看云识天气、模拟龙卷风、科普影院等丰富多样的气象科普体验区域。同时,昌邑市气象局还依托地面观测场设置了气象台站参观区域,构建起“理论认知-互动体验-实地观测-科技